今天是: 欢迎来到江淮侨乡·六家畈    吴氏宗祠理事会、六家畈吴氏文史研究会 | 主办

江淮侨乡·六家畈

安徽省政府、安徽省侨联批准为"安徽******侨乡"

六家畈阅读排行
本栏推荐
  • 2018年9月27日 - 华为吴钦明...

    大家好,非常荣幸在#建校60周年之际回到母校,共庆...


视频鉴赏 更多+

人物鉴赏 更多+

功德碑 更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交流 > 传记 >
吴忠礼的人生路
发布日期:2020-07-03  作者:未知    浏览次数:0
吴忠礼,男,汉族,研究员。1941年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湖滨乡。
中文名 吴忠礼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安徽省肥东县湖滨乡 出生日期 1941年
基本信息1965年毕业于宁夏大学政史系,原任宁夏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宁夏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副主席,任宁夏地方志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宁夏通志》、《宁夏年鉴》副主编、总纂。长期从事西北和宁夏地方史、地方志研究工作。[1]个人作品199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先后出版(含合作、主编)的研究成果有:《宁夏近代历史纪年》、《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明实录宁夏资料辑录》、《宁夏史话》、《宁夏历代方志萃编》、《宁夏通史·近现代史》、《宁夏历史地理考》、《西北五马》、《宁夏当代著名人物传略》、《宁夏志笺证》、《宁夏经济地图集》和《百年宁夏》等,约计700万字。其中,《宁夏志笺证》、《宁夏通史·近现代史》、《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等荣获省级社科和修志成果评选专著一等奖;《宁夏近代历史纪年》、《宁夏历史地理考》、《西北五马》等荣获省级社科评奖专著二等奖。发表论文80余篇、40余万字,并有多篇荣获省级各种评选论文一、二、三等奖。国内外出版的《当代中青年社会科学家辞典》、《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辞典》、《当代中国志坛群星集》和******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书以及一些报刊杂志,均先后对吴忠礼作过专访和报导。成就及荣誉曾应邀赴美国、香港等地参加学术考察活动。世界有影响的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出版的《国际名人录》(1978~1999,第十三版)也将他收录介绍。2006年4月,被评为“国家修志******工作者”并成为其中的“二十一佳”,受到特别嘉奖。吴忠礼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建树,硕果累累,而且在社会实践方面也肩负重任,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担负着宁夏全区范围内自治区、市、县(区)三级新方志和年鉴的学术指导、业务领导和编审出版的总责,而且又长期兼任中国民族志指导组成员,对全国各民族地区的修志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人物生平宝贵的10年1941年,吴忠礼出生在东望南京、南临巢湖的皖中腹地——肥东,或许是这片史称“吴楚要冲”的人杰地灵之地让他骨子里早早浸染着浓郁的文人气息,他此后一生都与史、志结缘,与读书、著书密不可分。1958年,吴忠礼的父母响应号召支援宁夏,次年吴忠礼来到宁夏,就读于银川二中高中班,1961年考入宁夏大学政史系。1965年到1975年的10年间,吴忠礼自己总结为:终生难忘的10年,也是终生无悔的10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到中宁渠口农场当干事,这是个有8000多人的大农场,白天人们忙忙碌碌,晚上各自离去时,只有吴忠礼一人住在场部。孤独的黑夜陪伴了他3年多,这3年里,每个晚上他都发了疯似地读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1968年,他的妻子从石嘴山来到渠口农场,吴忠礼不再像往常那么孤独。每天回到只有10平方米大小的陋室,在土屋里******的土炕上,吴忠礼还是像过去一样苦读不止。从24岁到34岁,吴忠礼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留在了渠口农场,虽然那个时候的清苦让他难忘,却也让他打下了极其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使他得以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从容穿梭。1974年,宁夏军区组织军地人员编写《兵要地志》,吴忠礼******次接触到宁夏地方史志。但在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中,他深感资料不足。此后,借出差等机会,他四处搜集有关宁夏地方史的资料。1979年底,宁夏社科院恢复建院。这时的吴忠礼因为有此前的深厚积淀,加之掌握了一些地方史资料,写出了专著《宁夏近代历史纪年》。这本专著成为改变他命运的敲门砖,令他得以在宁夏社科院招考研究人员时免考入院。拓荒宁夏地方志有人说,吴忠礼是宁夏地方志研究的拓荒者。在那个没有电脑等现代科技手段的时代,从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中搜寻关于一个偏僻省区的史料,其难度远远超出人的想象。上世纪80年代初期,抱着一种披荆斩棘的精神,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吴忠礼硬是“扫”过了一个又一个图书馆,亲笔辑录了无数关于宁夏的史料。当年快笔写下的潦草记录,如今早已出版成书,成为后来的研究者们轻松借鉴的宝贵资料。1984年,吴忠礼担任宁夏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85年又担任区地方志编研处处长,他多年心愿终于得以实现:可以一心一意地研究西北和宁夏地方史和地方志了。有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吴忠礼每天都像是充足了电,研究热情空前高涨。然而,在偏居西北一隅的宁夏,经济文化的相对滞后成了制约地方史和地方志研究发展的瓶颈,资金、人才等多重困难一一挡在了他的眼前。没有路也得趟出条路来!吴忠礼暗暗给自己鼓劲,他下定决心,无论困难多大,自己都要带头去闯这条崎岖艰难之路。地方史和地方志的建设全凭资料,但当时的宁夏这方面的资料少得可怜。为了全面而详实地掌握关于宁夏的各类记载,吴忠礼跑遍了北京、南京、兰州等地的专业图书馆。资金短缺,为了节约经费,他专门选择在学校寒暑假时出差,因为寒暑假时能够住进不需多少费用的大学生宿舍里。在一座座图书馆里,面对浩瀚的中国史籍,想从中找出所有有关宁夏的史料,不仅费时费力费神,更重要的是要有极其顽强的毅力。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许多图书馆既没有复印设备,也没有检索系统,资料搜集全凭手工劳动。吴忠礼整天坐在图书馆查书、抄书,手指肚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为了加快抄录的进度,那段时间吴忠礼连中午吃饭的那点儿时间都不放过。他的精神感动了甘肃图书馆、甘肃档案馆的管理员,他们主动为他提供了不少方便。一晃几年过去了,吴忠礼的一番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他把有关宁夏的史料系统地整理出来,汇编成《廿六史宁夏资料辑录》、《明实录宁夏资料辑录》、《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和《宁夏历代方志萃编》等书籍。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不啻是一座宁夏的史料库,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最基础的共享平台。笺证古《宁夏志》除了那几年在各个图书馆搜寻关于宁夏的历史记载外,吴忠礼平时也不放过任何此方面的消息。有一次,他无意中听说日本国会图书馆收藏有一本我国明朝最早的北方方志古书——《宁夏志》,该书为明太祖朱元璋第16子朱梅所著,记述了西北元末明初许多在史料中未曾记载的事情。这个线索令吴忠礼颇为激动,对研究地方史志的人来说,能发现未曾见过的珍贵资料可是件天大的喜事。然而毕竟书在异国,怎么得到它?吴忠礼先通过宁夏社会科学院向日本国会图书馆发正式公函,接着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发函,但都杳无音信。1984年4月,恰逢日本著名西夏学专家西田龙雄教授到宁夏考察,吴忠礼在陪同中试探着问西田教授能否帮忙找到《宁夏志》。西田教授回国后,不久就把这本明代志书从国会图书馆复印出来并寄到吴忠礼手中。拿到这本近4万字的古志,吴忠礼如获至宝,一头就扎了进去开展研究,结合中国国内的史料,这项工作进行了5年。他纠正了书中多处各类差错,对书中各种研究成果和新发现予以注释,共计30万字,出版了《宁夏志笺证》。在自治区社科和修志成果评选中,《宁夏志笺证》与《清实录宁夏资料辑录》均获得专著一等奖。在常人眼中,修志是件几无乐趣可言的工作,但吴忠礼却数十年如一日地钟爱于此。他身体不好,却跑遍了宁夏山川甚至祖国各地。1987年,吴忠礼担任宁夏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兼地方志办公室主任。1994-2001年,他担任宁夏社科院副院长。除了自己的科研工作之外,吴忠礼肩负着宁夏全区范围内区、市、县三级新方志和年鉴的学术指导,由他担任顾问兼责任编辑的《固原县志》、《中卫县志》、《宁夏水利志》等多部志书都获得了全国大奖。启动的《宁夏通志》、《宁夏年鉴》编写出版工程,吴忠礼担任编委会常务副主任兼总撰,这是一个规模浩大的文化工程,吴忠礼为此耗费了许多心血。在学术上的孜孜以求使吴忠礼赢得了各界的肯定,他的名字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录》、《当代中青年社会科学家词典》等大型词典收录,他先后被选为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民族志指导组成员和宁夏地方志协会会长等。1993年,他获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忙碌的晚年晚年的吴忠礼名气越来越大,这不仅是因为他著作等身,更因为他做了许多地方史文化的普及工作。2004年起,他在繁忙工作之余,坚持在《新消息报》开辟连载专栏“大话宁夏”,向广大读者介绍宁夏的历史掌故、轶闻大事与历史名人,许多宁夏人看了这个专栏,才得以窥见宁夏的过去,了解了宁夏的历史。在吴忠礼看来,退休并不意味着停止工作,他的工作强度和任务的艰巨性甚至远远胜过他退休之前。在吴忠礼的书房案头,放着厚厚3本待印的书稿,这是他接手自治区50大庆的特殊任务,分别是《图说宁夏历史》、《宁夏历史地理变迁》和《塞上江南》。由吴忠礼负责编撰的献礼图书有4种,除了上述3种之外,作为我区中小学读本的《宁夏古今名人故事》已经出版。吴忠礼曾对记者说过,自己的成就和老伴密不可分,她是自己的“学术助手”。在吴忠礼的工作流程里,他自己手写初稿是******道工序,此后老伴则要负责全部抄录和校对等工作,退休后的这几年,这对“学问夫妻”始终保持着这样的工作状态。
 

相关推荐